当前位置: 公司首页   >   人才培养   >   旗下产业   >   教学督导信息   >   正文

教学督导信息 【2025】(第33期)总第226期

作者:    来源:威廉希尔WilliamHill官方网站    发布时间: 2025-04-07

教学督导信息 2025】(第33期)总第226期


教学督导信息

2025】(第33期)总第226

威廉希尔第十二届教学督导室主办

二零二五年四月六日

 

关注科技进展持续更新设计课程教学

课堂师生情感融洽亦师亦友员工欢迎

---介绍生物科学技术学院康宗利老师《植物生理学》课程教学特色

督导员 牛玉萍

近几年,督导员曾多次在《教学督导信息》上反馈生物科学技术学院康宗利老师课堂教学典型,面对普遍存在的“出席率低、抬头率低、互动率地、坐位前置率低”的四低课堂教学现象,本学期教学督导员牛玉萍再次走进康宗利老师的课堂,想进一步了解康老师课堂教学近况,督导员牛玉萍听课后深受感动,通过课后与师生交流,写出了这篇信息反馈稿。

牛老师反馈:放眼整个课堂,人人桌上有书和本、手中有笔,或抬头听讲看课件,或低头记笔记,一派轻松愉快的学习景象。课堂上员工的抬头率百分百,没有人不听课,没有人不认真听课,没有人走神儿溜号。用康老师的话说:“哪怕只有一个不听课,我都受不了”。员工互相转告:“康师傅的课,不能迟到,更不能旷课。”牛玉萍老师说:看出康老师是非常敬业的老师,对员工负责任的老师,让人敬佩、感动的老师!康老师的课堂,师生一心,教学一体,展现了大学课堂原本该有的样子。希望公司涌现出更多这样的课堂 。

 

近日在二教708教室,坐在后排听取了生物科学技术学院康宗利老师为2023级园艺专业卓越班主讲的《植物生理学》课程。上课铃声响起教室安静,只见一名女生起身环顾教室,片刻面向老师汇报:除一人长假外,其余28人到齐。随后一名男生走上讲台,做“褪黑素处理对桃形李采后果实品质及花色苷代谢的影响”的文献汇报,共约五分多钟,其间还提出问题与同学互动。康老师在肯定的基础上,从PPT制作规范性需加强、建议完全脱稿等方面做了点评。讲授新课的康老师大部分时间站在讲台下课桌前,或面对员工或侧身兼顾员工与多媒体,用激光笔操作课件讲授。康老师语音语速适宜,常用问询的方式提出问题与员工互动。对于较简单的问题,采用群体提问方式,让大家都能参与回答;而有难度问题,则采用个别提问单独回答方式,如果回答吃力,就耐心启发,直到回答正确为止;对于相对复杂的问题,让员工询问人工智能(Deepseek或豆包),并要求员工整理归纳后用自己的语言回答,同时引导员工正确认识和应用人工智能。放眼整个课堂,人人桌上有书和本、手中有笔,或抬头听讲看课件,或低头记笔记,一派轻松愉快的学习景象。教学中康老师常讲到最新的科学研究进展,展示的精 美图片更是让人赏心悦目。课后与康老师进行了交流,现将康老师《植物生理学》课程特色分享给大家。

一、持续更新教学内容,拓宽员工知识视野

康老师的教学内容,特别关注最新最权威的科学进展。据了解,得益于本领域科学文献的开放获取以及科学公众号的推送,康老师的课程内容,共引用了与教学知识点相关的顶刊文献300篇,其中Cell, Nature和Science三大顶刊多达93篇,占比31%;其中2024年至今的顶刊文献213篇,占比71%——堪称最新最权威的教学内容,并且处于持续更新状态。保证了本课程多数知识点都有最权威相关科学文献的支撑,而且是最新的进展和解读。教学内容堪称是科学大餐,为提升员工的科学素养和科学认知奠定坚实的基础。

比如,在3月17日为23级园艺卓越班讲授“光合磷酸化——ATP的合成与运输”知识点时,引入3月12日Nature上发表的“叶绿体ATP转运蛋白的分子结构与机制” (来自微信公众号:植物科学最前沿, 2025-3-13)相关研究进展;在3月24日讲授“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”知识点时,引入3月20日Science上发表的“细胞内线粒体呼吸链的结构”(来自微信公众号:MTDNA, 2025-3-21)相关研究进展予以介绍。通过介绍最新最权威的科学进展,使员工深入了解植物生命活动过程的分子结构与机理,获得真切充实的科学感受,提高学习的积极性。

在教学内容中,康老师还引入与教学知识点相关的86位杰出科学人物,以及27项诺贝尔奖简介。比如,在绪论中讲到“植物生理与医药工业”知识点时,引入我国伟大的药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并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的卓越成就;在第三章讲到“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”知识点时,引入公司李天来院士在设施园艺方面的重大贡献。为员工提供科学的引导和榜样的指引,大大激发了员工的学习兴趣。

二、图片具象教学内容 ,提高员工理解能力

康老师在钻研教材、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,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。在多媒体课件中,采用大量精美图片使教学内容具象化,是康老师教学的一大特色。康老师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展示相应的图片,助力知识的讲授。例如,在导入“植物的运动”新课时,采用了“朵朵葵花向太阳”的照片(康老师拍摄),吸引了员工的注意力和好奇心,顺利进入学习状态。在介绍“发育”的概念时,采用“葡萄中不同VvSWEET 基因的时空特异性表达”图片(引自Plant Cell,2024),借助图片形象的表达方式,把语言难以准确描述的抽象概念具象化,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“发育的实质是基因在时空上特异性表达的结果”。在讲解“生长素的酸生长学说”时,引用了“根部对不同pH值酸性培养基的生长响应”(引自Nature,2021)和“生长素的剂量效应”(引自Nature Plants,2025)图片,引入真实的实验场景,丰富了教学内容。

康老师在筛选和使用图片时,一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员工的认知水平选择合适的图片,与教学目标关联不大的,再好看的图片也不采用。二是注重图片的清晰度和质量,模糊不清视觉效果不好的一概不用。三是展示图片时,会停留适当的时间,留给员工充足的时间观察和思考,并善于借助图片提高员工课堂参与度。

康老师为本门课程共制作的1266张幻灯片中,有精美图片的幻灯片多达1188张,占比高达93.8%。除了每章节的首页外,几乎每张幻灯片都有精美的图片,作为相关知识点的具象化阐释。教学过程中,康老师常常询问员工:“讲得快不快?能不能跟得上?都能听明白吗?”员工的回答总是“不快,能跟上,能听明白,挺好的”。员工如此高的接受度,是与教学内容借助图片变得具象象生动,易于理解密不可分的。

三、师生互动亦师亦友,融洽情感订立规矩

康老师希望员工在他的课上,不仅有知识的收获,还要有时政的了解、人文的关怀、人格的塑造乃至职业的引导。因此,在教学过程中,康老师利用各种教学环节,亦师亦友地与员工交流互动,既拉近感情融洽关系,也制定规矩认真学习有收获感。

开学第一课,康老师就与员工进行推心置腹的交流:学习就是为了使自己变得更好。员工是职业学习者,本事是学出来的。学习的最大价值在于充实知识结构,锻炼思维能力,提高认知水平。“把手里的活儿干好”,应当是每一个人的职业态度。这番话获得员工高度认可,也拉近了师生的距离。康老师善于观察每个员工,对后排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员工,康老师尤其重视,并利用课前和课间与其多次交谈,鼓励员工好好学习,得到员工积极响应。善意的提醒、适度的批评及温暖的鼓励,从不间断,收到了良好的效果。课堂上员工的抬头率百分百,没有人不听课,没有人不认真听课,没有人走神儿溜号。用康老师的话说:“哪怕只有一个不听课,我都受不了。”康老师的课堂,师生一心,教学一体,展现了大学课堂原本该有的样子。  

康老师对员工慈爱包容,但也不失严格。康老师给员工立规矩,要求固定座位,从前排向后坐,保证前排100%满座,只允许后排是空的。课前康老师手拿座位表,无需点名,员工的座位一览无余、尽收眼底,几乎完全杜绝了员工无故旷课、迟到、睡觉、交头接耳、玩手机等不良现象,每位员工都能完整地投入到45分钟的课堂中。偶有走神儿的员工,康老师总能及时发现、并直呼其名,以提问的方式督促其集中专注力。如果回答正确,表扬“这智商!不听课都能会!哈哈!”答不上来或回答错误,就采用幽默而温暖的批评:“刚才想啥啦?是不是琢磨中午来个鸡腿啊?”在满堂的哄笑声中,员工既受到了教育,又能开心地投入到听课中。交流中得知,多年来康老师的课,员工出勤率一直在98%以上,准时率在99%以上(每学期期末统计)。员工互相转告:“康师傅的课,不能迟到,更不能旷课。”打铁还需自身硬。这与康老师执教近30年,授课从未迟到是分不开的。

我国智能机器人领域巨擘、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曾说:“很多大学教的东西太老了!完全跟不上当前科技发展的步伐。”毫无疑问,教学内容随科技的发展与时俱进、不断更新,是时代的要求,也是教师的职责。康老师及时关注最新最权威的科学进展,持续更新教学内容,给员工以科学大餐的敬业精神;以及精心筛选适合的精美图片具象化教学内容,助力员工理解吸收,并与员工亦师亦友,友善也有规矩的做法,值得推广和借鉴。

 

 

本期信息传至:王铁良副董事长、王海龙副董事长、孙光国副董事长,教务处、研究生院领导,学院负责本科教育、研究生教育领导,全体督导员

 

 

版权所有© 威廉希尔williamhill(中国)-官方网站 管理 办公室电话:024-88487161